您好,  [请登录]   [免费注册]
  • 咨询热线: 18640030888  |  18202496210  

浏览记录

离开花炮,传统民俗文化少了一道大菜 发布时间:2015-01-06 作者:浏阳网

发布日期:2015-01-14

 

 

离开花炮,传统民俗文化少了一道大菜

    李东晓

    为挥别2014年、迎接2015年,台湾南北各地2014年12月31日晚共举办4场烟火秀,总计约有300万名台湾民众和境外游客参与。现场人头攒动,欢歌劲舞。当璀璨的烟火照亮夜空时,“新年快乐”的祝福语此起彼伏。(浏阳日报1月4日报道)

    近两天,有两个与花炮有关的新闻让笔者印象很深。一是央视正在播放的“浏阳花炮提醒您安全文明燃放”的公益广告;二是上文所说的台湾各地在刚刚过去的跨年夜中举行的焰火晚会。两则新闻,一个出现在中国国家级的电视台荧屏中,一个发生在宝岛台湾的新年庆典中,台湾与大陆血脉同源,各种文化、民俗也是大同小异。其对新年、春节的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很大程度上通过燃放烟花焰火表现出来。两则新闻共同点都与花炮有关,这就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一支,花炮等民俗文化不仅不会消失,还会极富生命力的存在于各种庆典活动以及民众的节庆生活中。

    说到烟花的美好,王安石的千古名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形象地描绘了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的欢乐气氛。而唐人苏味道《正月十五日》:“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明人瞿佑的《烟火戏》:“天花无数月中开,五采祥云绕绛台。堕地忽惊星彩散,飞空旋作雨声来”等描绘烟花的诗句更是美轮美奂,诗意盎然。可见,从古至今,鞭炮烟花都是中华民族表达欢乐、喜庆,祈求吉祥、幸福的民族风俗。

    然而,花炮的前行之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受安全、环保等政策因素的影响,近两年整个烟花行业步入了低谷。很多地方对花炮燃放搞“一刀切”,全面禁止花炮,这至少忽视了烟花爆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载体这一事实,完全抹煞燃放烟花爆竹的积极意义和作用。事实上,烟花爆竹被禁止燃放后,重大民族传统节日气氛日渐淡薄,很多人觉得“过传统节日少了味道”。按照这种因噎废食的思维,是不是可以这样说,火、电、汽油、燃气等早该禁止,而西方的斗牛节这个略带血腥的节日更应废除,然而,事实刚刚相反。

    可喜的是,作为浏阳的传统支柱产业,浏阳烟花人始终坚信,漫天辉映的焰火如同文化的使者,终究会有着宽广的发挥天地。善于开拓进取的众多烟花界人士,积极适应更加严苛的烟花生产和燃放标准,冷静思考,主动作为,终于冲破市场坚冰。而更让人欣慰的是,临近年终岁末,花炮生产、销售进入旺季,我市再度出台多项措施确保安全。相关部门对烟花爆竹生产及质量和安全保护措施等实施强制性规定,并加大执法力度,强化了对烟花爆竹生产、运输、储存、销售、燃放全过程的管理,以减少或避免事故的发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继南京青奥会燃放之后,在APEC北京峰会上,浏阳花炮再次大放异彩­­这预示着,大型焰火燃放将重返大型盛典的舞台。而这个新年浏阳花炮绽放在宝岛台湾和马来西亚吉隆坡双子塔等地上空,更说明民众对花炮文化的需要,对传统民俗的依恋。

    无花炮,不浏阳;无焰火,非盛典。正是烟花从业人员内强实力,外拓市场,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一边利用橘子洲头周末焰火、浏阳河创意焰火大赛等平台提升燃放水平,一边探索市场燃放运营模式、进军全球市场开疆拓土,在一场场大大小小的盛世花开中,让浏阳烟花再次誉满天下。

    “谁持彩练当空舞”,40万烟花人用坚守和创新点燃了一个又一个烟花之梦,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传承文明,续写华章!